黑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文工团 专场文艺演出部分节目在线展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国庆在线专场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专场文艺演出在哈飞文化馆广场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在道里区文化惠民大舞台第二次绽放艺彩

喜迎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 李嵘音乐作品演唱会在哈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雁之声艺术团 在平房翠柳公园进行大型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举行2022道里区文化惠民首场文艺演出

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 作家王照碧新著《碧水空明》作品研讨会在哈举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品连载 > 百花齐放网 | 不可忘却的国殇

百花齐放网 | 不可忘却的国殇

2024年12月13日 07:50:09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访问量:593 作者:余国强

不可忘却的国殇

■余国强


冬日南京,草木青黄交织,斑斓色彩中透着别样的静谧。然而,87年前的那个冬日,南京城里却是一幅“人间炼狱”景象。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城后,对我同胞进行了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化为灰烬……

今年9月,我转业到地方,新工作单位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仅一街之隔。纪念馆建在南京城西“万人坑”遗址上,这里的一切都在控诉着当年侵华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单位大楼凭栏远眺,我凝望着庄严肃穆的纪念馆,仿佛能听到从历史深处传来悲恸的号哭与呐喊。

我时常穿过临街的巷道,绕着纪念馆的外墙缓步慢行。有时,我也会走进馆内,感受那段沉痛的历史记忆。每次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沉浸在寂静而凝重的氛围中,我的心就像被紧紧揪住,悲伤与愤怒交织,沉重得几乎无法呼吸。

在一个午后,我再次来到纪念馆。穿过一个个主题广场,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巨大震撼——集会广场上,用11种文字书写的“遇难者300000”镌刻在黑色的灾难之墙上,向世人诉说着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悼念广场“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上,222位南京大屠杀历史证人的脚印,一直通向纪念墙上“遇难者300000”的字体中央;墓地广场南侧,被南京人民称为“哭墙”的遇难同胞名单墙上,一个个死难者姓名背后,是一场场家破人亡的惨剧;雕塑广场上,一组组雕像群再现了当年南京市民惨遭迫害、被迫逃难的情景……

走进纪念馆前厅,迎面便能看到一个“12秒”流星装置。装置中,每隔12秒就有一颗标记着死难者名字的流星从高处坠落,象征着1937年的那个寒冬,6个星期中有30多万同胞死难,每12秒就有一个鲜活无辜的生命逝去。我在哀思中聆听着流星坠落发出的叮咚声,不禁想到不远处的滚滚长江,87年前,南京无辜群众的鲜血染红了江水……那是何等惨烈!

馆内循环播放着低沉哀婉的乐曲,让人心情愈发沉重。一幅幅记录日军暴行的图片,一件件诉说伤痛的历史铁证,还有一段段历史资料影像,让我感到无比悲痛与震惊……丧心病狂的日军放火焚烧建筑物,大火持续几天几夜,无数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化为灰烬。曾经繁华的六朝古都,瞬间沦为血腥恐怖的“人间炼狱”。

在一组展柜前,我看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影印件摆放在醒目位置,正文清晰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来污辱这个城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影印件的对面墙上,悬挂着一排排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头像,松井石根、谷寿夫、田中军吉……他们在南京城屠杀无辜群众、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战后,他们受到审判,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馆中的约翰·拉贝展区,我心中涌起阵阵感动。1937年12月,面对侵华日军对我南京手无寸铁群众的大屠杀,在华经商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与其他国际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国际安全区”,为约25万名中国平民提供了避难所。拉贝还在自己家院子里,安排保护了600多位难民。他的人道主义壮举一直被中国人民铭记。拉贝写下的《拉贝日记》也成为侵华日军罪行铁证。仔细阅读约翰·拉贝的事迹介绍后,我向他的铜像深深鞠躬,以感念这位国际友人……

在纪念馆,我遇到一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参观。他们青春而懵懂的脸庞,随着讲解员的讲述而变得肃穆、沉静。他们静静聆听悲惨、沉重的历史,眼神里燃起对侵略者的愤怒。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的这一天,凄厉的警报声会在城市上空响起,和平大钟的钟声也在广场上久久回荡。声声警报和钟鸣,诉说着那段惨痛的历史记忆,也警示着我们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侵华日军铁蹄下的南京城,废墟遍地,鲜血横流;如今的南京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头车水马龙。我时常在想,那条隔开我所在单位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街道,宛如一道历史与当今的分水岭:一边是饱含历史伤痛的沉重往昔,一边是现今的繁荣盛景。这条街又像是一条无形而强劲的纽带,将过去与现在紧密连接,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奋发图强,以告慰抗战期间牺牲的烈士与死难同胞。


家破人亡

(雕塑,落成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吴为山作

编辑:张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百花齐放网 | 杨克坚:绿柳浓荫依依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百花齐放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