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怀念为这座英雄城市的发展做过历史性贡献、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实事的老一辈领导,还有许多熟悉的老大哥领导、老朋友、老作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后来者并不知道也不会认识。但是他们的人品、风貌、做过的许多实事好事,则不应该忘记,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各种记录,应该有他们的故事。
资料图:杨石与父亲杨克坚的合影
8月14日下午,我照常在松花江和泳队朋友游泳,刚又游了一圈从防洪纪念塔西侧岸边走到东侧渡轮船坞旁一颗近百年的大柳树树荫下的台阶休息。这时岸上一位同志看到了我,“您好是白叔叔、白总编吧?”“你是⋯⋯”“我是杨克坚的儿子杨石,我在哈尔滨日报社实习过,你帮我修改编发过稿子。”听他说起杨克坚,我自然地有一种非常亲近高兴的感觉,我仔细看了看他,那儒雅的气质、模样,还真像当年没少接触过的克坚主任。我快步走上石阶与他握手,我们一起聊了很长时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的国家迎来了改革开放生机勃勃的春天,报纸也迎来了最辉煌的发展时期。那时哈尔滨日报社老总编辑、革命老前辈江村已主持黑龙江日报工作了,但仍然还是哈报一把手,他知人善任,非常重视报纸的言论称之为旗帜和眼睛,主张力求“吃透两头”有精神、接地气,做到“快、短、新、活”。我在评论记者部作编辑、评论员,那时报纸的言论十分活跃很有特色和影响力。报纸开办了两个栏目:一版“今日谭”为半官方,二版“大家谈”为群言堂,加上副刊杂文,都颇受读者喜爱好评,省委宣传部曾发专论介绍称赞。市委秘书长高福凱、政研室主任范鹏绪、书记秘书王文放、市委两个办公厅的副主任杨克坚、李秀成、陈鹏程等和宣传部的陈凤翬、邓珂等“笔杆子”,都常以议论风声、有思想、有文采的文章为报纸增色不少。他们都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杨克坚大我12岁,他和蔼可亲、长得帅气、戴近视眼镜、头发天生微卷、气质温文儒雅,谈话总是自然商量的口气,没有一点那种官气和架子。
资料图:吕其恩市长
少年杨克坚从学徒做起,1946年即参加了当时的店员工会,做工会工作,哈尔滨刚解放就与工友们一起巡逻维持治安。他爱读书学习,白天工作晚上在工会夜校补习功课。他热心教工友识字学文化,还为多位工友编写家史,后来他结集出版了《厂史家史汇编》,工作之余他喜欢练笔写稿,为《新工人报》《松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等报刊写短小的消息和工友故事。1952年他到市总工会工作,后来任王军主席(吕其恩夫人后为省领导)秘书、工会办公室主任。吕其恩一家那时住在道外区 东内史胡同,他常去看望两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吕其恩恢复市长工作后他任秘书,1976年后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拨乱返正,吕市长忙于全市的各项工作,还对许多老干部、文化界知名人士落实政策、恢复名誉待遇、重新安排工作的事日夜忙碌操劳,克坚同志是得力又放心的助手,他的文字功夫又好,为张权、云燕铭、張蓉华、喜彩玲、丛深等许多文化界的名人,还有全国劳动模范苏广铭、梁军等同志的事没少费心和奔忙。吕其恩患病做手术住院其间,他一直在身边悉心照料。
七十年代后期他任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主任,为几任市长做好综合情况、政策法规、文秘调研、协调沟通、行政管理等专业性強、事务繁杂的各方面工作。他的为人处事、公道正派、廉洁勤政,关心下属的工作态度受到上下一致好评。我和杨石一起回忆起那些年坊间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几件为民生做的大好事:文敏生到任市委书记后即深入南岗区街道办事处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克坚一直相随,得知民居中厕所破烂、公厕很少、如厕事难时,市区两级政府当做民生诉求的大事积极推进新建、改造工作。那时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等曲艺团同志编演了相声《郝市长》,演出和播放很受欢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王崇伦到哈挂职任市委副书记,他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为了解决吃豆腐难问题,王崇伦和市商业局的多位领导、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决定从日本引进豆腐自动生产线,接着又引进了饮料生产线和糕点糖果生产线,报社记者赵连城认真釆访写出了《王崇伦抓豆腐》通讯稿,在本报发表后又为《人民日报》刊发,一时传为佳话。还有一件事,八十年代中期,哈尔滨的市内电话容量只有几万部严重不足。那时文敏生已任国家邮电部部长,市里决定克坚同志前去联系。那时有句流行语叫“跑部进京”,意思是地方积极向中央各部委汇报工作争取支持。文敏生部长热情接待了杨克坚并听取汇报,他也了解哈尔滨的实际需要,很快问题得到了解决。
市政府办公厅主管的部门单位宾馆不少,克坚很关心普通工人、服务员、司机的生活疾苦,他为许多职工解决困难、调整工作岗位。可自己的老伴一直是一个普通营业员,他下面的同志想帮助调整一下工作,他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办,一点关照也没有。他对自己的儿女要求很严,他说:“在家父母管吃住,出了家门就要靠自己去学习努力靠本事吃饭。”杨克坚于2008年去世,享年77岁,原市长尉健行知悉后从北京打来电话表示亲切慰问。杨克坚的儿子杨石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他先在哈尔滨市审计局工作,后调入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退休前被组织上任命为二级巡视员,今年也63岁了,他爱好广泛,喜欢音乐,除了拉小提琴,还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男高音,哈夏期间经常演出,还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杨石是一个有情义很念旧的人,他和我说至今还记得父亲和我的交往,我既为他父亲编过文章,也为他修改过稿子。他通过微信发给我三张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1985年《哈尔滨日报》一版和二版消息和评论的剪报。杨克坚时任市政府办公厅主任,机关食堂中午开办了快歺,方便就歺、节省时间,很受欢迎。报纸发了消息和小评论。省报第二天予以转发。那时报纸发行量大、很有影响力,许多机关食堂和饭店开始学习效仿办起了快歺,这对歺饮业做好方便群众的服务工作起到了倡导和推动作用。
克坚同志善良、谦和、真诚、勤奋的为人处事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大写的人、一个干净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以他的人品、能力、资历,本来应该有更好的任用和待遇,但他并不计较这些,这也许更突出了他的情操品位和人格魅力。我还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我们那一次见面和敞开心扉对于一些人和事的看法。他那么宽厚善良,他那么乐观真诚,他那么看淡放下。我仰望着松花江边这一株株经年历久茁壮坚韧的大柳树,枝繁叶茂把依依深情的绿荫留给了人们。克坚如果还在今年93岁了。仅以此文作为对他和象他一样令人尊敬的老领导的深深的怀念!
作者:高级编辑、资深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