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网 || 长征副刊丨英雄原本是书生

百花齐放网 | 喜庆三·八劳动妇女节文艺晚会在三亚市崖州区拱北村广场举行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载歌载舞展风采欢声笑语绽芳华喜庆三·八劳动妇女节文艺晚会在三亚市崖州区拱北村广场举行 百花齐放网海南崖州电(安静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国庆在线专场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专场文艺演出在哈飞文化馆广场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在道里区文化惠民大舞台第二次绽放艺彩

喜迎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 李嵘音乐作品演唱会在哈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雁之声艺术团 在平房翠柳公园进行大型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举行2022道里区文化惠民首场文艺演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语飘香 > 百花齐放网 | 白衍吉:防洪纪念塔情思

百花齐放网 | 白衍吉:防洪纪念塔情思

2025年04月11日 16:50:16 来源: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访问量:472 作者:白衍吉

WechatIMG624.jpg

我生在哈尔滨,是喝松花江水长大的,我依恋故乡的风物。行走了大半生,见到过世界许多城市的纪念塔广场,不能不赞叹人类建筑艺术的精美神奇。但是,在我心中无限依恋、无限向往的,却只有故乡夏日波光粼粼的松花江边那座独特、美丽、巍然耸立的防洪纪念塔。这里有我难忘的情思、记忆和依恋……

我喜欢哈尔滨这座美丽英雄的城市。我的成长历程和故事,就是一个鲜活的见证。我是城中人,在这里我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我从小就喜欢母亲河松花江,夏天喜欢去小九站游泳、钓鱼,冬天喜欢到防洪纪念塔旁的江边打冰爬犁。远去北京上大学后又回到哈尔滨,人生最为难忘的仍然是青春的记忆,清晰、真切、美好!

WechatIMG622.jpg

老哈尔滨人都知道,这座穿越百年时空的城市有一个最让人留恋不舍、最有魅力的,凝聚着这座城市胜利壮举的建筑——防洪纪念塔。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我家一直住在松花江边,离防洪纪念塔相距300多米。1957年和1998年两次战胜特大洪水,我都是亲历的参与者,对防洪纪念塔有着特殊的感情。

松花江既有饮水灌溉舟楫之利,也有汛期洪水暴涨漫堤之害。1932年的水灾使临江区成为泽国,中央大街划起了小船,苦了穷苦的百姓。1957年汛期狂风骤雨,松花江水位高达120.3米,大水漫灌了泄洪区。全市人民紧急动员起来,投入了保卫城市的抗洪抢险的战役。我那时是初中生,和同学们一起上了九站大坝,一连好多天给抢险队打下手,冒雨传递装满沙土的草袋子。那情景现在想起仍记忆犹新!最终这座英雄的城市赢得了胜利!雄伟壮观的防洪纪念塔因此而建。

WechatIMG619.jpg

1962年高考作文题目有两个:议论文《说不怕鬼》,记叙文《雨后》。我选写了《雨后》。由一个雨后阳光明媚的夏日我漫步松花江畔,在防洪纪念塔下徜徉,欣赏人们休闲惬意的生活写起,转而深情地回忆到1957年也是雨天我参加抗洪的情景,以及那段充满感人故事的难忘岁月。

防洪纪念塔,雄伟壮观,1958年国庆日建成。由哈工大建筑师李光耀、苏联设计师兹耶列夫、南斯拉夫建筑师巴吉斯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市长吕其恩确定。纪念塔由塔基、塔身、水池喷泉、圆柱围廊四部分组成。塔高22.5米。圆柱体塔身为凹槽式的花岗岩,塔身下部精美的古铜色浮雕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志愿者战胜惊涛骇浪的情景。塔顶上站立着3.5米高的工农兵抗击洪水的英雄雕像。塔基用块石砌成,建有喷泉池,塔基下阶标高119.72为1932年洪水水位;塔上阶标高120.30为1957年特大洪水水位。塔周围矗立有20根高大的科林斯式圆柱,顶端由一条下部嵌饰的宽阔连带将圆柱连接形成35米的半圆式回廊。圆柱回廊两端东面为一座浮雕,西侧为防洪纪念碑记。回廊圆柱接地处有围座,观光游览者可以小憩休闲。防洪纪念塔广场入选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名单。这是哈尔滨这座美丽的英雄城市的骄傲!是哈尔滨人引以为豪的城市地标!

WechatIMG617.jpg

夏天的松花江波光倩影,我特别喜欢在防洪纪念塔下边的江里游泳,这里的水干净,视野好,沿25个台阶走下去就是临江2米宽的平台,平台再下边还有10个台阶。好多年了,从清晨到傍晚都会有人在这里游泳。我们十几个泳伴组成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叫“防洪纪念塔”。每天下午在这里相约游泳。多数成员都已退休了,有工人、教师、干部、自由职业者。六十出头的“小李子”喜欢去书店、图书馆读书看报,我发文章的报纸总要给他一份,他每次来都要带上国旗,下水总是郑重地用一只手举起国旗。为此我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国旗游泳队!

2021年国庆节这天下午,我们几个人护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江中游泳,以这种方式为伟大的祖国庆生,一时成为防洪纪念塔下江中的一道风景,引来许多人围观。

文化学者许嘉璐说:“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文化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认同。”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历史的传承、智慧的结晶,是一种人文历史情怀的综合呈现。我常常做梦,梦中有战胜洪水的情景,梦中有防洪纪念塔的身姿,更有融入城市血脉拼搏奋进的澎湃激情……我爱你,防洪纪念塔,我依恋你,尔滨!历史的时空和无限的希望将在这里交汇延伸……


作者:白衍吉,高级编辑、资深报人

朗诵:贺晖

编辑:杨海涛

审核:张世佳

监制:杨小南 孟佳玮


来源: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相关报道:

哈尔滨日报:防洪纪念塔情思

http://harbin.joyhua.cn/hebrb/20250414/mhtml/page_07_content_20250414008003.htm#page7

竞朝阅评:这篇《纪念塔情思》的确拨动人心,引起共鸣。每个人家乡的物候环境,风情面貌,以及与那些特有的美好情感相关联的故事,如刻在DNA里的东西,终生不忘。一半回忆,一半感怀的文字,把乡情、乡愁记写得生动而真切。作者用他的娓娓倾诉,向读者展示了哈尔滨这座松花江流域最大最美的英雄城市里难忘的故事和时代变迁。作者的纪念塔情结如此刻骨铭心:纪念塔由何而来,它在一次次抗击大洪水中默默的耸立,它奔腾不息的浪花与涛涛江水,那些为这座城市奋斗过做出贡献的人们,作者热情颂扬今天的国家富强岁月静好,激励人们为城市振兴和幸福梦想而努力奋斗。这样的城中人应该受到尊重。(写于4月11日夜)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百花齐放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百花齐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黑龙江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