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演讲的艺术特色与价值追求】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图书出版领域出现一个新现象,那就是作家、文学理论家的文学演讲集备受瞩目,比如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的《莫砺锋演讲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国华的《天花乱坠》(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的《空山横:演讲集,关于文学与人》(译林出版社)等。这些图书中部分演讲借助网络视频广为传播,呈现“出圈”态势。演讲这个历史悠久的“文体样式”具有哪些本体性特征?形成了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和有益经验?在新媒介时代如何更好地彰显出自身的价值?今日起本版开设《文学演讲的艺术特色与价值追求》栏目,刊发系列文章,就上述话题展开探讨,敬请关注。
演讲是一种现场说理行为。演讲者以声音为媒介,通过现场演说将观点传递给听众,使之接受并信服。梁启超说过,演讲是传播文明的重要手段,“大抵国民识字多者,当利用报纸,国民识字少者,当利用演说”。演讲在传播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当代作家颇为重视演讲这种特殊的创作方式
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演讲作为知识分子面向社会公众发言的一种方式,或者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方式,逐渐受到作家们的青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像鲁迅、胡适、茅盾、老舍、郁达夫、闻一多、朱自清、徐志摩、冰心等人都非常重视演讲,给后世留下诸多演讲名篇。
鲁迅就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他用绍兴口音娓娓道来,自有独特的感染力。史料记载,他的每次演讲现场都是人山人海,演讲记录稿则被南北各地的报刊抢着刊发,轰动一时。他的演讲名篇《老调子已经唱完》《革命时代的文学》《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读书杂谈》等,或者直指当时社会顽疾,倡导时代变革,或者阐发文学观念,推动文学革新,无不强调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至今读来仍然振聋发聩。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观点鲜明、激情澎湃,是一篇战斗檄文,更是一篇爱国宣言,显示一位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反抗黑暗的铮铮铁骨。
不同于一般的应用性演讲,这些演讲特别注重追求美与哲思的交融。演讲者总是高瞻远瞩,结合时代语境、抓住社会关键问题展开,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像播火者一样传递着思想的火种,开启民智、烛照前路。
与纸上书写不同,文学演讲依赖声音与话语来实现,作家能够与现场听众即时互动,在双向交流中完成思想观念的传播。事后,演讲稿通过媒体发表,形成第二次传播。这些演讲稿往往文采斐然,不乏文学性,于是被归入散文之列,拓展了传统散文的边界,而且为散文创新注入活力。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文学传统丢失了。
进入新时期,随着知识分子言说空间的拓展,文学演讲呈现复归之势。许多作家应高校、图书馆或学术会议邀请频频发表演讲,一些精彩的演讲稿也被汇集成书出版。像《文学立场:当代作家海外、港台演讲录》精选包括王蒙、莫言、张炜、余华、苏童等30余位作家从1985年至 2002年在海外及港台地区所作的演讲,堪称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份独特精神档案。《思想的盛宴:城市文学讲坛讲演录》《中国当代文学演讲录:在中国海洋大学听讲座》收录诸多文学名家的演讲稿,出版后在思想界、文学界产生一定的反响。除了这些面向社会公众的思想、文化、文学演讲,王安忆、马原、毕飞宇、李浩等作家还出版针对特定听众的、专业性更强的“小说讲稿”。还有像易中天“品三国”这样的文化普及性演讲,深受大众欢迎。作家张炜格外重视文学演讲,甚至提出作家要把演讲视为和写作同等意义的事业,甚至是更有意义的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他从1984年至今进行过上百场演讲,整理后公开发表的演讲稿有90余篇。这些演讲体散文既是张炜对于生活饱含热情的诗性发言,也是他直面人生、探寻真理的思考结晶。
以泛文学的、审美的方式与时代和生活展开对话
文学写作是依靠字符来完成的,传播空间受到限制,而传播时间则可以无限延长,作者无须过多考虑特定时空中的阅读对象,在话题选择、素材取舍、表达方式方面享有较大自由。而演讲是依赖声音与话语进行的,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之中,传播空间和时间受到限制,信息生产、传播与接受几乎同时完成。为了吸引此时此地的听众,演讲者必须精心选择话题和素材,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传播较为广泛的演讲,往往都会选取公共性较强的话题,这样才会吸引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听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国华是文艺理论家,也是一位“演讲达人”。从2016年开始,他的语录式毕业致辞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天花乱坠》收录他在2016年至2023年间的29篇演讲稿,包括迎新致辞、毕业致辞、同事荣休致辞、晚辈婚礼致辞和学术会议发言等。这些篇幅短小、看上去略显芜杂的演讲,为什么会受到普遍追捧呢?学者华学诚在书的序言中指出:“细读每一篇章,皆能明其所取,愚以为一言以蔽之,思想者之言也。”的确,朱国华的“思想者之言”指向的皆为公共性话题,所论小到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职场技巧,大到家国情怀、人类命运,既关乎事功,又关乎超越,言微旨远,说理透辟。
莫砺锋是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他的《莫砺锋演讲录》无论是怀人言志,还是解读经典,都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他在演说时善于将学术话题通俗化,而且不忘观照现实生活。比如,他告诉听众,阅读李白“可以使我们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而拒绝庸俗,在思想上追求自由解放而拒绝作茧自缚”,杜甫的伟大情怀就是“人要关心他人,要关心社会”,苏轼最可贵的是“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学习辛弃疾“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奋不顾身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实现人生境界的超越”。
李敬泽是文学评论家、作家,他的演讲大都是围绕文学创作展开,涉及文学本体、美学风格、传统转化、经典作家、文学与科技等,这些引人关注、老生常谈的话题,经他独辟蹊径的演说而新见迭出、诗意弥漫。尽管他们所选择的话题林林总总、千差万别,但是都没有偏离一个中心——知识分子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与人文关怀。
如今的演讲者身处新媒体时代,他们表达的观点更容易传播,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风险。每次演讲,看似现场只有几十或者数百个听众,可是一经直播平台、短视频、微信朋友圈传播,听众呈几何级增长。演讲话题的公共性越强,就会传播得越广。传播的领域越广,也就意味着观点要经受越多的检验。这对演讲者的思想水平、理论素养、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
好的演讲者关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关注时代巨变中人的心灵世界变化。他们拥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对历史、现实和人性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大众性又具有精神深度的话题,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抒情表意文采粲然,在现代传播语境中游刃有余,充分释放演讲的语言之美及其应有的思想力量。他们借由演讲这座桥梁,跨出具体的学科领域甚至摆脱文字形式的束缚,以一种泛文学的、审美的方式,与时代和生活展开对话,恢复文学与现实的有机联系,接续新文学“为人生”的传统,在广阔的天地中完成知识分子“立言”的使命。作为声音与话语的沉淀之物,演讲体散文也鲜明而生动地彰显了文以载道、文以弘道的传统。
“闲话风”吹来的是深邃的思考与诗性的观照
演讲体散文基本上是“说”出来的,与纯粹“写”出来的文章存在一些差别。譬如,它的语调多半是铿锵的,说理充满雄辩性,逻辑层次清晰明了,语言比较口语化、通俗化,喜欢以小故事讲大道理,灵活采用多种修辞,文风幽默诙谐。阅读这类散文,读者往往会感觉到字里行间似乎回荡着作者的声音,这种隐约的声音能够还原彼时彼地的特殊情境氛围。很多人并没有现场听过那些著名的演讲,但是阅读演讲稿时,依然被演讲者那充满个性的腔调、语气甚至还有想象中的表情所营造的强烈氛围牢牢抓住,从而进入阅读的沉浸状态。这种关联着作者生命温度的感受,在阅读其他散文时一般难以产生。
李敬泽曾经从创作者的角度描述过演讲者和听众如何共同营造这种特殊氛围,“你注视着人群,或者人群中某一个人,你在和他或她或他们对话,你让话一句一句地说出来,用声音和话语搭建一个完美的花园,你和他们一起在其中漫游、盘旋”。其实,此时的演讲者不仅是漫游者,更是精神焕发、诗情勃发的创造者,他的精辟观点借助声音、表情、体态激荡起一股特殊的“气场”。这个“气场”随着语流的奔涌而不断放大、增强,直至成为席卷全场的迷人“风暴”,以排山倒海般的力量征服所有的听众。哪怕是转换了时空,阅读者依然能够透过文本感受到那种“气场”,基于演讲者内心所焕发出的强大力量,直击人心,将人征服——这也是演讲体散文的独特魅力。
经验丰富的演讲者在演说时,善于通过强调自我的体验性来营造独特“气场”,这也使得演讲更具个性与温度。朱国华喜欢将自己的强烈情感代入素材中,莫砺锋多讲述自己亲历的或独有所悟的故事,李敬泽则信手拈来日常生活中的物象或人们熟知的文学意象起兴。固然,带有体验性的表达方式会造就不同的“气场”,但是,“气场”之源还是在于演讲者的精神气质。
学者吴晓东认为,从朱国华的演讲体散文中可以感受到“五四”一代散文家所推崇的“闲话风”的审美情境。“闲话风”吹来的是深邃的思考,是诗性的观照,是温暖的情怀,是真诚的表达,是润物无声的影响,反抗的正好是冰冷的理性、盲目的附和与简单粗暴的说教。
当下,人们似乎更需要轻松、便捷地接收富有价值的“观点”来烛照人生。作家、学者们的演讲提供一种与生命体验相关联的哲思火焰,直抵人的心灵。这大约也是演讲体散文流行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蔡家园,系湖北作协副主席、《长江文艺》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