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网 || 长征副刊丨英雄原本是书生

百花齐放网 | 喜庆三·八劳动妇女节文艺晚会在三亚市崖州区拱北村广场举行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载歌载舞展风采欢声笑语绽芳华喜庆三·八劳动妇女节文艺晚会在三亚市崖州区拱北村广场举行 百花齐放网海南崖州电(安静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国庆在线专场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专场文艺演出在哈飞文化馆广场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在道里区文化惠民大舞台第二次绽放艺彩

喜迎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 李嵘音乐作品演唱会在哈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雁之声艺术团 在平房翠柳公园进行大型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举行2022道里区文化惠民首场文艺演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百花齐放网 | 东风何以是春风

百花齐放网 | 东风何以是春风

2025年04月25日 07:30:28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量:577 作者:朱美禄

(资料图)

  【谈文绎史】 

  歌咏春天,自然少不了对春风的关注。而春风这个概念,古人有多种多样的表述。

  撮其大要,可以直接写成“春风”,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可以诗意地写成“杨柳风”,如“吹面不寒杨柳风”;可以写成“惠风”,如“芳菲满郊甸,惠风生兰薄”;还可以写成“阳风”,如“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但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文人常以“东风”来指代春风。如江淹《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张栻《立春偶成》:“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披文入情,读者不难发现,这些诗歌中的东风并不是一个风向概念,其所指正是春风。这些诗歌的作者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但他们对东风的理解却高度一致,可见古代文人对“东风就是春风”的认知具有普遍性。

  东风何以是春风,首先与自然因素有关。根据气象学的解释,空气中气压是不均衡的,空气由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风。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受行星风系与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每年春天,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中国陆地上的冷高压持续降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在气压梯度力驱动下便形成了东南季风。中国大陆东部海岸线大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使得春天的东南季风在地面上转变为偏东风。由于东风吹拂的时间是春天,所以人们将二者统一起来,赋予了东风以春风的含义。

  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东风何以是春风,还与人们对东方的认知有关。在后天八卦中,震卦对应的方位是正东方,所以古人有“震居东”之说。由于震所代表的自然现象是雷,雷震而万物萌动,所以《白虎通义》中说:“所以名之为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说文解字》对“东”字解释道:“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这些都表明了东方是万物萌动的方位,而春天是万物萌动的时间,所以古人将东方与春天联系起来,认定东风就是春风。

  《尚书》“洪范”篇最早提出了水、火、木、金、土的五行观念,但并未加以阐述。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篇中发挥道:“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是故木主生而金主杀,火主暑而水主寒,使人必以其序,官人必以其能,天之数也。”《淮南子》“天文训”中也说:“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可见在中国人特有的五行文化观念中,东方属木,主春气,意味着勃勃生机,而春天也正是如此,所以东风就成了春风的另一种表述。

  在实际生活中,春天除了常刮东风之外,也刮其他风向的风。在文学创作中,之所以用东风来指代春风,除了叶韵的需要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文化的规约。假如将春风表述为西风、南风或者北风,则与传统文化明显相悖;只有以东风来指代春风,才符合传统文化的要求。

  东风何以是春风,还是古典诗词不断层累以至于固化的结果。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书写东风意象的是屈原,最早把东风解读为春风的则是王逸。屈原在《九歌·山鬼》中说:“东风飘兮神灵雨。”王逸注曰:“东风,春风也。”屈原的创作与王逸的注释相结合,第一次把文学文本中的东风坐实为春风。此后,“东风”一词便成了一种母题,一种被依赖的路径,被历代文人反复书写。如汉代《古诗十九首》道“东风摇百草”;唐代韩翃道“寒食东风御柳斜”;宋代苏轼道“东风袅袅泛崇光”;明代袁宏道道“东风杨柳濯青枝”;清代洪亮吉道“一片东风百草生”。在不同诗人笔下,东风这一符号的含义都是春风,“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未先”,古代诗人都是这么运思与表达的。正因为一代代诗人不断地这样书写,东风作为春风的所指,便成为中国人一种集体意识与固化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因为地理与文化原因,常以东风来指代春风。有趣的是,在欧洲文学中,雪莱的《西风颂》将“西风”比作春风。东西方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与世界发生关联的过程中将世界赋予不同意义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这样编码,读者也必须这样解码,才能以意逆志,成为文本的知音。

  (作者:朱美禄,系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百花齐放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百花齐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黑龙江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