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网 || 长征副刊丨英雄原本是书生

百花齐放网 | 喜庆三·八劳动妇女节文艺晚会在三亚市崖州区拱北村广场举行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载歌载舞展风采欢声笑语绽芳华喜庆三·八劳动妇女节文艺晚会在三亚市崖州区拱北村广场举行 百花齐放网海南崖州电(安静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国庆在线专场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专场文艺演出在哈飞文化馆广场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在道里区文化惠民大舞台第二次绽放艺彩

喜迎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 李嵘音乐作品演唱会在哈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雁之声艺术团 在平房翠柳公园进行大型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举行2022道里区文化惠民首场文艺演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音乐经典 > 百花齐放网 | 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

百花齐放网 | 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

2025年04月24日 08:50:31 来源:中国军网 访问量:590 作者:冼妮娜

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享有“人民音乐家”之誉。青年时期,先后入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赴法国巴黎留学。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被广为传唱。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不朽名作,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1945年因病在莫斯科逝世。冼星海一生都在用用红色信仰谱写不朽乐章,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

■冼妮娜

几十年来,我在不同场合、无数次地聆听《黄河大合唱》,每次都会不由自主地眼含热泪。唱到《黄河怨》,许多人挥巾拭泪;唱到《保卫黄河》,全场激情澎湃。每一曲完毕,观众总报以热烈的掌声。父亲冼星海如果能看到这些,心里该多高兴啊!他的一部《黄河大合唱》,可以顶千军万马。

1939年,母亲孕育了我,父亲孕育了《黄河大合唱》。我们是“同龄娃”。

那年除夕,延安窑洞,光未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这是他在病榻前口述、由胡志涛笔录的。朗诵结束,父亲一步向前,紧握光未然的手,激动地说:“我有把握将它写好!”大家期待新的作品问世。

听母亲讲,歌词激发了父亲的创造力,六天六夜,创作始终处在亢奋状态。那几天,父亲生病了,但仍彻夜奋战,不厌其烦地请光未然和战友们描述黄河的壮观、渡河的惊险,学唱黄河船夫号子。他一会儿伏案疾书,一会儿起身试唱,写完一曲,便唱给母亲听,有时还和联络员田冲、邬析零合唱、轮唱,不知不觉,写出60多页手稿。光用坏的笔尖,就在桌上堆成了小山。

父亲爱吃甜食,光未然托人弄来了两斤白糖。写累了,父亲就捏点白糖,放到嘴里。为了给父亲提神,母亲特意制作了“土咖啡”——把黄豆炒熟,磨成粉,加点红糖泡水。当时大家笑称,白糖和“土咖啡”,酿就了《黄河大合唱》。

8个乐章的《黄河大合唱》,除了《黄河怨》《黄河颂》三易其稿,其他都是一气呵成。在父亲心中,人民就是抗日的汪洋大海,如同黄河之水势不可挡。尤其是船工拼命划桨,他刻意作了反复唱3遍的处理。我特别希望,现在的艺术家们能恢复父亲原稿中的三连音节奏,表达渡黄河时船工们既紧张又沉着的心态,这样才能战胜黄河的惊涛骇浪。

大合唱必须有乐队。当年物质条件极度缺乏的革命边区,组建完备的乐队谈何容易?大家集思广益——用羊肠线做成低音二胡,将汽油铁桶改造成低音胡琴,把合唱队员们吃饭的勺子收集起来,放进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一完,指挥手臂一挥,这个新的“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烘托出黄河万马奔腾之势!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激昂的吼唱,轰动了延安,传遍了中国,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谱写《黄河大合唱》,也是父亲真正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1939年6月14日,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日记中写下:“今天是我入党的第一天,是我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天。希望能改变我的思想和人生观,去为无产阶级的音乐来奋斗!”

▲冼星海在延安指挥排练《黄河大合唱》。 资料图片

父亲离开延安时,我才8个月大,父亲去世时,我才五六岁,记忆是模糊的。这些往事都是母亲和父亲的学生、好友告诉我的。长大后,我又读了他的著作,在收集整理父亲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黄河大合唱》为什么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我想,是因为父亲把自己的疾苦与人民的疾苦、自己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真正结合了起来。他始终强调“普遍的音乐”,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在抗战期间,不容许我们有自我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淞沪会战打响后,父亲在给奶奶的家书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伟大的任务……”他的作品不只用心写成,也用血写成。40年生命,父亲写出上千首作品。

他常说,“人民的斗争就是我的歌”。我的奶奶黄苏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她把一颗朴素的爱国心传给了儿子。父亲创作过一首粤语歌,叫《顶硬上》。奶奶曾做过搬运工,歌词正是奶奶口述而来:“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挨世……”他想用自己的作品来唤醒被侵略、被压迫的人民,使他们争取独立、解放和自由。

我想,在父亲太多无法割舍的人和事里,有新生的我,更有一个迈向新生的中国。1941年,父亲在莫斯科重新编配了交响大合唱《黄河》,但因为当时远离祖国,生活动荡,没有机会试奏和修改,虽演出过几次,却没有进一步整理。2005年,我用8年时间整理的书籍《黄河大合唱》出版,包括“延安版本”和“苏联版本”,用实际行动弥补父亲的遗憾。

我去过莫斯科,去过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追寻父亲当年的足迹。当我站在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街上时,我是那样的欣慰,异国人民的怀念,是对父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作贡献的肯定。

父亲离开我整整80年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时常会在梦里和他见面。我想告诉他,如今有中国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黄河大合唱》;我想告诉他,咱们的嫦娥一号上天了,搭载的作品就有《黄河大合唱》;我想告诉他,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黄河大合唱》一定还会被人们不断唱响。

父亲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像黄河奔腾不息,他将生命的乐章,写进祖国的山河。《黄河大合唱》是永存的。

(作者为冼星海之女)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百花齐放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百花齐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黑龙江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