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欣喜地收到了一份无价之宝——余定武先生所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湖北人在冰城》印刷版。这份礼物激起了我浓厚的再次阅读兴趣,促使我迫不及待地落笔写下这篇读后感。
余定武,笔名愚悟,一位生于1955年的湖北广济县(现为武穴市)梅川镇人,他生命绽放的轨迹始于1965年随母亲迁往哈尔滨定居,在哈尔滨完成他的小学教育。在冰城哈尔滨,余定武从事过多种职业,从搬运工到理发员,再到语文教员。他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1990年,他考入政府机关工作,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退休后,他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立志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纪实小说,为后世留下珍贵的记忆。这部《湖北人在冰城》,便是他倾注心血的结晶。
直至今日,我都未曾目睹余定武先生的真容。然而,回溯至2019年,我重回武汉,一次偶然的相逢,让我与久违的挚友、昔日的同事张忠重逢。他提及:“我有一亲戚热衷于文学创作,能否在你所运营的公众号及网络平台上展示其作品,使之绽放光彩?”我毫不犹豫地答应:“自当如此,敬请赐稿,此亦为我观摩学习之良机。”
自此,我与余定武先生虽未曾谋面,却开始了心灵上的对话。收到余先生寄来的《湖北人在冰城——童年渴望》电子文档初稿后,我立刻被其描写的内容深深吸引,一边饥渴地阅读,一边细心地编辑。在阅读与编辑的过程中,书中细腻的场景描写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回忆,仿佛带我重返那逝去的童年时光。
身为土生土长的梅川人,我的幼年至初中时光都在距离梅川镇不到十公里外的小乡村里度过。直至1980年,我才离开那片熟悉的乡土,踏入被誉为“小上海”,也有人称其为“小汉口”的武穴镇(原广济县政府所在地)。这段经历与余先生的童年惊人的相似。书中所描绘的武穴镇景象,与我初到武穴时的情景几乎如出一辙,令我感慨万千。
随着《童年渴望》篇章的落幕,余定武先生的笔触巧妙地穿梭于《从汉口至太平桥》、《余热》等篇章,最终将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的全景图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字斟句酌,细细品味,余先生的文字宛如春风拂面,触动心弦。小说以作者的真实经历为根基,细腻的笔触与充沛的情感交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位湖北人在湖北故土与哈尔滨第二故乡的生活画卷。书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生动的叙述,不仅是对作者个人记忆的忠实再现,记录了生活的喜怒哀乐,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映,展现了湖北人在异乡奋斗、拼搏的精神风貌。余定武先生以缜密的笔触,将湖北人的迁徙史、奋斗史娓娓道来,使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份执着与坚韧。这部作品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铭刻着时代变迁的深刻烙印,令人深思。
在书中,作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从稚嫩的童年到成熟的成年的心路历程。他倾注真挚情感,融入深刻的思考,巧妙地将个人成长的点滴与社会的广阔背景交织融合,绘就了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从长江北岸的古镇武穴至松花江畔的冰城哈尔滨,作者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武穴老街上的青石板路、斑驳的墙壁、古老的店铺,仿佛跃然纸上,儿时与小伙伴们嬉戏的欢声笑语,洋溢着童年的纯真与欢乐,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感受武穴的风土人情。而哈尔滨的理发店、儿童乐园、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欢声笑语、欢快的音乐、驻军部队的起床号声,让读者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情,更让读者领略了异域文化的魅力。书中生动描绘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迁、城市建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等场景,不仅展现了时代的脉动,更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作者的生活轨迹跨越地理与文化的界限,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成长,见证了作者成长的足迹与奋斗的历程,令人感慨万千。
在书中,最令我动容的,莫过于作者对家庭温馨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亲情的深情勾勒。书中家庭生活的叙述洋溢着温情,无论是回忆童年时家婆(姥姥)的无微不至关怀和对家婆的深切缅怀、对母亲辛劳付出的万千感慨,还是与家人共度的节日与日常,无不唤起人们对家庭温暖与亲情力量的深刻感悟,让人深切体会到家的温馨与亲情的伟大。这种情感的传递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使得书中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与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能够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在书中,作者倾注深情,不仅细腻地描绘了自己的成长轨迹,更以自身经历为镜,映照出社会变迁的波澜壮阔。书中,童年的亲情、少年的挑战、青春的迷茫、社会的体验、文学的坚持以及对哈尔滨的深情,构筑了作品坚实的框架,并赋予其深厚的情感与深邃的意蕴。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回潮,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飞跃,作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亲身经历的奋斗与蜕变,均以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洞察力,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对文革时期教育回潮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与教育生态。这些画面不仅映照出了历史前进的脚步,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更彰显了作者在逆境中不懈追求知识、坚守学习的坚韧精神,令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在书中,余定武先生生动地描绘的少年时代如何在家庭的重重困境与生活的种种考验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以及对写作的狂热与坚持,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荣获作文竞赛一等奖的辉煌,体现了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卓越的品质;退休后仍旧笔耕不辍,更体现了其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历史记录的使命感。这种对艺术与文化的执着追求,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更是对后人的激励与启迪。
此外,书中对哈尔滨的深情描述,亦让我深陷其中。书中不仅将哈尔滨的历史底蕴、文化韵味与日常生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纸上,更以作者细腻的笔触,引领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其境,亲身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情与作者对哈尔滨的无限眷恋。
被誉为“冰城”的哈尔滨,在冬季以其银装素裹的如诗画卷,成为了《湖北人在冰城》一书中的璀璨明珠。书中对冬季的精致刻画,不仅捕捉了哈尔滨的自然美景,更将这座城市的冬季魅力推向极致,宛如一幅纯净无瑕的冬日仙境,引人入胜。
哈尔滨的冬季,不仅是一场自然风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共鸣的交响。书中不仅生动再现了严寒中的冰封美景以及哈尔滨人生活的多姿多彩,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冬季的冷酷与绚烂,更在字里行间传递出作者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流露出对哈尔滨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丰富内蕴,为作品增添了深厚的情感厚度,使读者与哈尔滨之间产生强烈的认知与情感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哈尔滨的生机与活力。
书中的家风传承的内容,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湖北人在冰城》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的小说,也是一部展现家庭文化和价值观的作品。这些家风传承的内涵,对作者的成长轨迹和人生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首先是亲情的温暖与支持。书中对家婆(姥姥)无微不至的关怀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家族长辈对晚辈的深厚情感与无私之爱。这种亲情的温暖与力量,构成了家庭文化的重要基石,亦为家风传承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次是母亲的辛劳与奉献。作者对母亲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应对八方困惑的感慨,彰显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关键地位及其对家庭的巨大贡献。母亲的坚韧与奉献精神,不仅是家庭价值观的体现,更是家风传承的显著特征。
再者是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书中提及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荣获作文竞赛一等奖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努力与成就,更揭示了家庭对教育与学习的重视。这种对知识的尊重,是优良家风的体现,对后代影响深远。
此外是坚持与执着态度。作者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的精神,彰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这种对梦想与事业的追求,是家族精神的传承,更是家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书中也有所体现。作者在家庭困难与生活挑战面前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是家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家风传承的重要方面。
对社会的责任感。作者通过自身经历,传达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历史的尊重思想。这种责任感与尊重,是家庭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为家风传承的宝贵财富。
综上所述,《湖北人在冰城》是不仅是一部让人难以a忘怀的自传体小说佳作,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记录民族历史的佳作。作者对生活的深沉热爱与对梦想的执着追寻,令人深受触动。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深情回顾,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深刻映照。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成长与蜕变,也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它引导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多姿多彩的人生历程,以深邃的笔触描绘那个时代的生动、独特风貌,激发我们对时代脉搏的共鸣。它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望,更蕴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激励每一位读者怀揣梦想,勇敢面对生活挑战,追寻属于自己的非凡人生,于时光的长河中留下独特的印记,绘就一幅幅璀璨绚丽的人生画卷。
阅读此书,我深切感受到余定武先生的文字如同神奇的钥匙,轻轻开启了我记忆的尘封之门,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情;如同春日的暖阳,照亮了我内心的角角落落。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记录生活点滴的史诗,一曲触动心灵的交响乐。它让我们在品味故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热爱。在余先生细腻的笔触下,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与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与强烈的感染力。这不仅是个人记忆的回放,更是对那个时代无数平凡人生活轨迹的深情颂歌,是对他们生活故事的细腻勾勒与深情致敬。他的作品,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宁静,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这部作品,是我阅读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也是我心灵成长的一次重要契机,无疑将成为我心中永恒的珍贵记忆。
高建强:湖北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
2024年11月18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