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文工团 专场文艺演出部分节目在线展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国庆在线专场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专场文艺演出在哈飞文化馆广场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在道里区文化惠民大舞台第二次绽放艺彩

喜迎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 李嵘音乐作品演唱会在哈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雁之声艺术团 在平房翠柳公园进行大型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举行2022道里区文化惠民首场文艺演出

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 作家王照碧新著《碧水空明》作品研讨会在哈举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琴棋书画 > 百花齐放网 | 绘本里的中国年

百花齐放网 | 绘本里的中国年

2025年01月26日 06:55:50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量:462 作者:田呢

《团圆》插图(局部)

《北京的春节》插图(局部)

《香香甜甜腊八粥》插图(局部)

《团圆》插图(局部)

《打灯笼》插图(局部)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爷、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些都是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翻开一册册春节主题原创绘本,不变的年俗,却在画家笔下呈现出不一样的年味。

  《北京的春节》是作家老舍的散文名篇,画家于大武以传统中国画的笔法,在绘本中艺术还原了作家笔下老北京的过年场景,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于大武在鼓楼附近的胡同里长大,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曾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在创作绘本《北京的春节》时,他曾感慨:“仿佛是隔着岁月的长河,通过绘本与老舍先生握了手。”当他的画作与老舍的文字完美结合,老北京热热闹闹的过年场景顿时“活”了起来。

  于大武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想象力,他用的是自己最熟悉的传统工笔画法,却也汲取了西方绘画的构图、布景优势和透视关系。画中都是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古朴的画风更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在于大武看来,表现老舍笔下北京的过年气氛,靠的是细节。色如翡翠的腊八蒜,各式各样的年菜,案头摆放的水仙、柿子,家人围坐吃饭时的长幼顺序,甚至是孩子的玩具……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俗画卷,弥漫着浓浓人间烟火气。特别绘制的民俗老物件,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北京的古都文化。

  春节,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温馨亲情的日子,似乎已经成为团圆的代名词。原创绘本《团圆》由朱成梁绘制,以春节为主题,充满爱的温暖,不仅是“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其英译本还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这一绘本通过描绘一家人在过年期间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亲情的珍贵和团圆的幸福。封面上,挂起的大红色“过门笺”上书有“团圆”二字,以传统习俗点题。朱成梁的画风温馨细腻,犹如油画般浓郁厚重的色彩,强调块面铺陈的朴拙之气,勾画出饱含人情味的细节。马头墙前围观舞龙的人群,贴满标签的拉杆箱,理发店里的老式座椅,对开门镶镜的立柜,还有全家福相片和年历……江南小镇依然延续着传统风俗,充满浓浓中国味,勾起人们淡淡的乡愁。朱成梁尽可能地通过画面传递诸多信息,需要读者慢慢品读、回味。该绘本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

  朱成梁1948年生于上海,自幼喜爱美术,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学习,毕业后进入江苏美术出版社从事书籍装帧工作。他曾说:“画绘本,最让我享受的是创作过程。这过程就像拍电影。”画画的人只有扮演好故事里的多种角色,全方位地把握叙事节奏、揣摩角色心理,才能更好地表现故事。

  朱成梁对于画画有些“喜新厌旧”。每当看到新的脚本后,他都会思考用一些新的手法来表现。每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他都努力追求一种新鲜感。

  《打灯笼》同样出自朱成梁之手,画风却有所不同。这本书描绘了中国北方农村的春节故事。烟花、灯笼、花棉袄……缤纷的中国元素装点着冬夜,赋予节日郑重的仪式感。绿头巾配桃红袄、黄斗篷上绣绿叶红花,还有牛粪灯、莲花灯、火罐灯等色彩缤纷、造型各异的灯笼,画家用极尽丰富而单纯的色彩描绘着,灯笼点亮希望,童趣在画面中流动,孩子们对新年的期盼如此斑斓。

  此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画家熊亮的作品《灶王爷》,以轻松诙谐的表达,传递了一家人对灶王爷既敬畏又倍感亲切的情感,有着独特的幽默和诗意。画面注重线墨处理,艺术语言简练。熊亮说,自己十分看重绘本的传统和本土性,“因为民族文化记忆也是我们儿时的回忆,就像城市的历史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

  插画家武建华、张维彩夫妇合作完成的绘本《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绘本套装中的一册,讲述了红袄小孩赶跑怪兽的“除夕”故事。夸张的描绘手法表现出不同造型的生动趣味,创作者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得作品颇具乡土韵味,风格独树一帜。

  年味渐浓,翻开绘本,在其中感受充满温情的中国年吧。

  (作者:田呢)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百花齐放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百花齐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黑龙江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