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次跨界活动
刘国昌
作者:刘国昌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7月21日,我收到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制片人的邀请:为配合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举办,录制一个访谈节目。邀请的嘉宾还有:中央党校王学斌教授、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
一、时间紧迫,挑灯夜战。
到电视台做访谈节目,可谓“跨界”活动。对我来讲虽不是第一次,但这次时间紧迫:21号下午接到通知,22号晚上录制节目;且访谈的内容较多。
好在平时对北京文化有积累,马上进入了准备状态。
22号凌晨2点,编导把录制节目的脚本发过来了。我细读了一遍,按照要求,把需要我说话的地方各填写上一段文字。
写这段文字颇费心思,首先是不能长;第二是口语化;第三是得有点意思,不能讲大道理。
挑灯夜战一番,在天亮前将稿子发给了编导。
上午9点左右,编导回话“通过”,并讲了一些拍摄时着装等注意事项。
二、披挂上阵,从容应对。
22号晚上7点左右到了北京电视台演播间。
先是享受了一把“化妆”的待遇,然后与主持人对词儿。没一会儿就披挂上阵了。
坐在台上,灯光大开,耀眼得很,有点不习惯。坐在我左边的冯远征说,没事儿,待一会儿就适应了。这时编导大声喊道:“5、4、3、2、1,开始!”话音刚落,主持人在那儿就开说了。
需要我讲的有这么4个问题:
● 解释“文化”这两个字的含义;
● 谈谈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十件大事的个人感受;
● 说说青少年时期的文化喜好;
● 结合人民日报海外版谈谈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由于准备充分,以上几个问题基本上做到了对答如流。
三、多举实例,多讲故事。
25日晚节目播出后,赞语不断。其中两位同行从业务角度进行了点评——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老师写道:
整整一小时,刘国昌谈党史馆建设、老北京习俗、读书、“孔子的房子”——国子监小故事等,都很精彩,谈吐文雅,楔入自然。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张书政老师写道:
刘国昌位于嘉宾席间忍耐疲劳,风度稳重,表情自然。不抢话,不调侃,发言得体。对北大红楼、党史展馆、香山别墅的三五句解说,就道出北京红色资源的特色与魅力。对少年时徒步北京胡同,骑自行车上朝阳门、西直门的回顾,显现“老北京”的爱城情怀。
当节目主持人点到“北京文化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交流”的题目,刘国昌平和地介绍着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宣传成就,说明中华文化走出去被世界喜爱,内中穿插一个外国留学生“说不好国子监,只说要找孔子的房子”故事。
刘国昌镜头前的语言风格龙章秀骨,连两位主持人和两位嘉宾王学斌、冯远征都听得入神,诠释了“北京文化能够进入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情操”。
看了两位同行的点评,心存感激。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做访谈节目跟写文章一样,尽量多举实例,多讲故事。这样的效果会好一些。
比如讲京味文化,说说小时候徒步逛京城的见闻;讲中外文化交流,说说外国留学生在京找“孔子的房子”的故事……这样讲往往给人的印象清晰、深刻。
由此想到我们平时编稿子、写稿子,似乎也应该这样:多举实例、多讲故事为好。如果尽写一些空话、套话、一般的话,那受众怎么能接受呢?
当然,实例、故事要精选,选那些最生动、最有趣的。千万不能“拾到篮子里就是菜”。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