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 蓁
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是哈尔滨最精美、最持久的地标性建筑艺术精品。几十年来,作为哈尔滨的象征,为世所公认。
无论冬夏,每逢逛中央大街,都要踱至松花江畔防洪纪念塔下,欣赏一番,喜悦一番。几十年了,她是我眼里赏不够的美景,心中道不尽的亲情。
尤其喜欢在夏日傍晚赏塔。夕霞晚照,天色苍茫,绿草绵延,江波流光,远眺近观,美不胜收。顺光看,这件艺术品身披彩衣,金碧辉煌,高端大气,气势如虹;逆光看,高耸的塔身更加巍峨,环形廊柱舞姿袅娜,江天为幕,夕照映彩,防洪纪念塔如同一只振翅天鹅,又像巨大的高音谱号,矗立于天地之间、由罗马柱环廊连成的乐谱上。
不过,也有困惑。就是对这件精美的建筑艺术品,远没有真正看懂。单单是何种建筑风格这么个“小问题”,就“大大地”困惑了我好多年。直到近日,才在一本权威书籍上看到了专家的解读:古典主义。
先从源头说起。17世纪法国路易十四王朝时期,法国文化再次风靡整个欧洲,“疯迷”到什么程度呢?许多欧洲国家上层社会甚至宫廷,都把头戴喷了粉的假发套、脚穿白丝袜,交际场合说法语、跳小步舞作为身份高贵的标志。此时的法国建筑,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历史上称之为“古典主义建筑。”路易十四王朝自视为当年辉煌的罗马帝国,在建筑上当然要形成雄伟大气的风格,为此还专门建立了建筑学院。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强调理性和条理,将古典的罗马柱式、几何与比例发展到了极致,以此作为美的标准。而柱式象征着古罗马时代的帝王气概,整个基调也呈现出尊贵与典雅。条理性的对称式布局,轴线清晰,横三纵五的分段方式,强调墙体立面的主次关系等。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时期建造的香波堡,是第一座古典主义建筑,里面著名的双螺旋楼梯,是人们熟知的艺术大师达·芬奇设计的。著名的卢浮宫及枫丹白露宫,最终成为古典主义建筑的巅峰。另一个著名建筑凡尔赛宫整体上属于法国古典主义风格。
掩卷沉思,不由对防洪纪念塔又有了新的认知,产生了新的崇拜。那些科林斯式罗马柱组成的环廊,中轴线上高高矗立的碑身,严谨对称的环廊,奇妙的几何组成,直线与弧线的搭配,远近呼应,高低唱和;雄伟、舒展、尊贵、典雅、大气、恢宏,好一座经典的古典主义建筑精品。也许很少有人注意到,碑身下到环廊之间的地面上,霰射着道道银光;人们更关注的,是纪念塔在天地间放射的耀眼光芒。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用什么音乐来与防洪纪念塔的古典主义建筑艺术风格相唱和呢?当然是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是如歌的抒情旋律,自然的和声,规律的节奏与节拍,平衡与对称的乐句,以及常使用民间音乐元素。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被誉为“维也纳三杰”)三大音乐巨匠的音乐中,随处可以领略古典主义的经典之声,尤其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与防洪纪念塔形式与内容更为贴切,可互为诠释。
《第三交响曲(英雄)》是贝多芬准备题献他崇拜的拿破仑的。当他得知拿破仑窃取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登基称帝后,怒不可遏,愤怒地将总谱封面拿破仑的名字用笔划去,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为什么说《第三交响曲(英雄)》与防洪纪念塔从形式到内容更加贴切呢?有音乐学家说,贝多芬的真正理想是英雄主义,故而他的音乐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第三交响曲(英雄)》足以和古希腊史诗中的英雄相媲美,写出了英雄主义的精神。
《第三交响曲(英雄)》是贝多芬成为伟大音乐家的发端,也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高峰。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宣言,宣告了浪漫主义音乐时代的来临。《第三交响曲(英雄)》浓厚的大自然哲学气息,打破了古典主义对情感表现的严酷束缚,关于“死亡”的主题,以及写出了乡土平民而非精英的英雄主义。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是纪念哈尔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洪斗争胜利和歌颂英雄主义精神的纪念碑。不仅是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水的丰碑,也是1998年哈市迎战特大洪水的精神支柱。在洪水面前,奏响了哈尔滨人民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交响曲》。
哈尔滨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十四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抗战,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李兆麟、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那些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街路、公园和英雄的纪念碑,让我们今天过着幸福生活的人们勿忘国耻,铭记先烈,珍惜幸福。
解放战争中,第四野战军从哈尔滨的双城堡踏上解放全中国的征程。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解放海南岛等,一路凯歌。由10多万官兵在哈尔滨组建的四野,成为入关时的百万雄师,多少哈尔滨的子弟为了新中国,投身这场开天辟地的千秋伟业,不惜流血牺牲,立下不朽战功。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多少哈尔滨子弟献出了生命和热血。著名的松骨峰战役中幸存的“活烈士”李玉安,就是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镇人。其英雄事迹,可歌可泣。而无数李玉安一样的老英雄们几十年隐姓埋名,一生低调,不向国家索取分毫,其英雄精神和高尚境界,令人震撼。
从这个角度看,防洪纪念塔更应当理解为是一座碑,不仅仅纪念取得抗洪斗争胜利的英雄人民,而是纪念哈尔滨市作为一座英雄城市所具有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即贯穿始终的英雄主义精神,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主义精神的纪念碑。不知您能否从防洪纪念塔看出“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艺术理想精髓?
按照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沿着浪漫主义音乐特征赏析,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巍然矗立于松花江畔大自然的天地之间,张开双臂仿佛将人们赞赏的目光和满怀的激情尽揽于怀;不朽的先贤和英烈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世的人们;塔身生动鲜活的抗洪英雄塑像和塔顶端工农兵知识分子的巍峨雕塑,代表了无数平民英雄的高大形象。哈尔滨大气、洋气、豪气和浪漫、包容的精神内涵,都凝聚在防洪纪念塔上,这是哈尔滨的精神图腾。
防洪纪念塔,谁能说你仅仅是为了纪念防洪胜利的建筑呢?谁能说你仅仅是古典主义的建筑呢?你又是我心中神圣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交响,在天地之间,演绎着哈尔滨人民英雄和浪漫的情怀。
作者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