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文工团 专场文艺演出部分节目在线展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国庆在线专场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专场文艺演出在哈飞文化馆广场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在道里区文化惠民大舞台第二次绽放艺彩

喜迎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 李嵘音乐作品演唱会在哈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雁之声艺术团 在平房翠柳公园进行大型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举行2022道里区文化惠民首场文艺演出

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 作家王照碧新著《碧水空明》作品研讨会在哈举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评论 > 百花齐放网 || 光明日报 | 冯骥才: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

百花齐放网 || 光明日报 | 冯骥才: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

2024年12月08日 07:35:02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量:696 作者:冯骥才

大红色是春节的标志色。红红火火的灯笼烘托出春节喜庆祥和的气氛。 司伟供图

五福临门是春节最常用的吉祥话,包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司伟供图

在山东乳山的春节民俗中,正月十三是“管海日”,又称渔民节。在这一天人们舞起大秧歌,期盼人福舟安,共同祈愿丰年。 司伟供图

编者按

  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至此,中国有4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居世界第一。

  冯骥才先生早在2010年就提出春节申遗的建议。十四年后,心愿达成。他欣然接受本刊邀请,撰写此文。

  如今,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而且是全人类共享的节日和文化了。

  春节以它博大深厚、魅力独特、无可替代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为世界所热爱、所认知。列入非遗名录后的春节,已是人类的文化瑰宝,必定受到更广泛更热烈的关切。

  外国朋友想了解春节难吗?不难。春节是民俗节日,完全不用听人讲什么是春节,只要能有机会和中国人过几天春节,参与其中,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春节的魅力、炽烈与温馨。还有许许多多五光十色、生动有趣的习俗和讲究,由此可以了解到中国人特有的感情表达方式,比方说中国人为什么非要在除夕这天赶回家,回到父母身旁,回到家人中间;为什么分外在乎“家”,非要在此时此刻阖家欢聚;为什么饺子是除夕餐桌上的主角;为什么全家要一起守岁;为什么除夕夜晚不熄灯,让灯光照亮屋中每个角落;为什么小孩在除夕不能哭;为什么压岁钱必不可少;为什么过年要穿新衣裳;为什么“福”字在此时分外耀眼夺目;为什么满口吉祥话,为什么到处是谐音的吉祥图案:牡丹象征富贵,瓶子代表平安,公鸡寓意吉祥;为什么所有颜色中,大红色突然成了年的标志色;为什么平常看不到的神仙像,门神、财神、灶王、三星、八仙,这时候全冒出来了;为什么一听见爆竹声,心里就有“年的振奋”……一代代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民俗里知道春节的,因而一进入春节,就掉进了气息浓烈的年文化的“酒缸”里。没有任何节日像春节一样包含中国人那么多精神、心理、追求、性情、偏爱,因而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外国朋友会从中知道中国人格外重视亲情,分外孝敬父母,了解到中国人生活中的理想究竟是什么,恪守怎样的道德,还有传统中古老、淳朴、美好的价值观。

  当然,春节的文化还绝不仅仅是这些——

  春节源自农耕生活。在漫长的农耕时代,生活依从生产,生产依从大自然的四季。大自然新一轮四季的更替,也是人间新一轮生产、生活的开始。于是,当一年一度冬去春来的节点——“年”到来时,就分外重要了。人们自然要把对新一年生产和生活的极致向往——五谷丰登和金玉满堂,全放在对年的祝愿里,成为过年巨大的精神驱动力。同时,所有人间的美好期许:幸福、平安、健康、团圆、兴旺,也都一拥而来,汇成年的主题。人们表达这种对生活的向往与盛情,落到行动上是各种各样的民俗,大到民间灶火和庙会,小到一枚巴掌大,美丽、鲜亮的窗花。由于中国各地山川不同,地貌多样,民族有别,风物迥异,各地的年俗自具风采。没有一处灶火不具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一枚剪纸不带着自己地域的风情与传说。而春节又是我国时间最长的节日,始于祭灶,止于灯节;中间排满了各种内容的民俗活动。春节的文化多丰富,多灿烂!

  大多数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是少数身怀绝技的传承者,而春节的传承人却是全体中华儿女。一代代中国人不仅仅是春节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春节文化的创造者。全民努力过大年,一贯而下四千年,是多大的文化创造力!因此,我们的春节文化才如此深厚、灿烂、魅力无穷。可以说,我国最大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万里长城,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春节。

  当春节习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定会给人类文明大大增添奇光异彩和多样性,同时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拓开一条宽展的大道,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好奇春节、关注春节、参与春节。这时候,我们作为春节文化遗产的主人,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这件事应进入我们思考的大脑。

  (作者:冯骥才,系作家、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研究院院长)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百花齐放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