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
日前,“国缤茶世界行”乌龙茶大团圆·围炉煮茶节活动在北京举办,相关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论道茶品质与茶生活,首届围炉煮茶节现场启动,为冬日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温暖的围炉、古朴的茶具、精致的茶点,铁网上烘烤着的板栗、红薯、年糕、花生、橘子等丰富食材发出阵阵香气,三五好友围坐闲聊,悠然自得……近年来,围炉煮茶这种饮茶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和社交平台上蔚然成风,成为冬日里茶室聚会、家庭休闲的热门项目。
围炉煮茶古已有之,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唐宋时期通行煮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橘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还有一种是把茶叶碾成碎末,用茶罗筛细,然后冲水将茶末搅匀后吞下,因而也叫“吃茶”。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记录了煮茶的过程,从原料到步骤都进行了总结。到了宋代,煮茶技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点茶、分茶、斗茶等技艺。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煮茶时很讲究“火”,主要体现在生火的炭和煮茶的火候上。明代许次纡在《茶疏》中说:“火,必以坚木炭为上。”荔枝木、龙眼木制成的炭会有淡淡的果香,橄榄炭火焰稳定,最适合慢火深煮,因此,荔枝木、龙眼木、橄榄炭都是炭火的好选择,如果想经济实惠,可以将其混合来用。
围炉煮茶也与云南少数民族的“火塘烤茶”颇为相似。火塘是一种古老的取暖方式,也是西南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场所,云南地区传承着“火塘烤茶”招待宾客的习俗。客人到了山寨,主人要请到火塘边招待,早、中、晚都会烤茶喝。通过在火塘边烘烤置于陶罐中的茶叶,可以将茶叶的香气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经烘烤后的茶汤浑厚回甘,更有味道。据说,普洱茶最传统的品饮方式就是在火塘上烤着喝。
还有人说,围炉煮茶之所以走红,是受到2022年热播电视剧《梦华录》的影响,剧中展现的宋代茶文化让观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如何,围炉煮茶作为茶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追溯和品味古代围炉煮茶的文化韵味与雅趣诗意。
宋代留下许多有关围炉煮茶的诗句,如苏东坡有“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之描述,陆游的《雪后煎茶》诗云:“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古代书画中亦有不少表现围炉煮茶的作品,如宋代刘松年的《撵茶图》中,茶筅、青瓷茶盏、朱漆茶托、玳瑁茶末盒等十分齐全,桌前风炉,炉火正炽,上置提梁鍑烧煮沸水;明代唐寅的《品茶图》中,主人坐于案前读书,一侍童蹲于屋角,扇火煮茶;明代丁云鹏的《玉川煮茶图》描绘了唐代名士卢仝在芭蕉旁煮茶的情景,卢仝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古人围炉煮茶多在清溪之畔、密林之下,因煮茶用的风炉轻巧,便于携带,山野郊外,取薪方便,林中溪水就近可掬,还能洗涤茶器。围炉林下,不仅有湖山乘兴之味,更有高蹈世外的山林妙趣。今天,我们可以从北宋画家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看到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为该画作序时的诗意:“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宋代张伯玉的《后庵试茶》中亦有诗云:“岩边启茶钥,溪畔涤茶器。小灶松火然,深铛雪花沸。瓯中尽余绿,物外有深意。”再看明代书画家、文学家文徵明的《林榭煎茶图》,画中山丘起伏,湖平如镜,一边是青山有崖,林木有枝,一边是杂树绕屋,竹篱成院,一位小童正在室外煎茶。
同时,围炉煮茶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可让人们在品茗论道的过程中增进友谊、交流感情。在缺乏先进取暖方式的古代,一盆跃动的炉火带来了室内的温暖,也照亮了亲友相聚的时光。南宋诗人杜耒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花,有友,有茶,如此围炉,定有“终宵不肯眠”的一种诗情画意。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朋友丁石也会写诗,他写道:“罗列椒盘人未眠,红炉围坐笑灯前。时光过隙那知老,才到鸡鸣又一年。”除夕之夜,围炉相笑,暖室融融,哪舍得睡?哪舍得走?哪怕鸡鸣又一年,也不觉时光易老。
围炉煮茶的“今日重现”,让喝茶这件事变得富有仪式感,有一种向传统美学致敬的意味,可以说是持续火热的传统文化回归现代生活,并被赋予新内涵、新玩法又一例证。但围炉煮茶在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热潮的同时,也有不少专家和媒体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和健康,同时警惕其中“附庸风雅”“追求打卡”的倾向。的确,围炉煮茶提供了一种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能,但若想持续火下去,还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煮”出健康生活,“煮”出精神关怀,“煮”出传统文化保护的新样态。